7月28日,在四川省阆中市田公社区,一群来自西华师范大学的研究生,将手中的相机镜头对准了乡村里的老人们。七个学生、一台相机、一块天安门幕布,用了一上午时间,在佘家沟李子专业合作社搭建了一个临时摄影棚,为村里的老人免费拍照片。
没有幕布,以什么为背景呢?
连绵成片的李子树构成了佘家沟的田园风景画,这里的李子种植历史悠久,清代嘉庆年间就已开始,此后逐渐形成规模。在这里,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植了李子,李子树伴着老人们一年又一年,尝遍了生命中的酸甜和苦辣。
我们最后的场景定格在了佘家沟李子专业合作社门前的凉亭中,背后是佘家沟的李子林,见证着这个村庄的变迁。
心愿的萌芽时刻
“在网上,我刷到了一些给村里老年人拍照片的视频,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。”实践团队队长张雨彤是活动主导人之一。之前走村入户寻访的时候,她发现大部分老人都很少拍照片,当时就用手机给每户老人拍了照片,他们都很喜欢。于是,张雨彤开始计划给老人拍照片的事。
活动由这群学生们策划实施。这群年轻人平均年龄在24岁,他们带着自己的单反相机,从策划到拍摄,前前后后用了一周时间,为十几位老人拍照,过塑装框,送到老人手中。
“我记得那天阳光正好,村里的老人们聚在一起,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,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都放慢了脚步。”张雨彤回忆道,“拍摄过程中,我们与老人们聊天,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,那些关于青春、关于家庭、关于劳动的点滴。这些故事仿佛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宝藏,它们见证了时代的变迁,也记录了乡村的温情。”
团队成员在凉亭给老人拍照
定格清晰瞬间
镜头中的老人们不太会摆动作姿势,甚至有些害羞。灯光一闪、快门一按、方寸照片,照映着他们生活的点滴,也承载了曾经的梦想、弥补了过往的遗憾。镜头外,他们想把照片寄给孩子、或是放在床头,留做后用……
听说这里搭起了免费摄影棚,老人们纷纷相携而出。这些拍照的老人年龄不等,有的步履蹒跚,白发苍苍;有的戴上了自己最亮眼的首饰,想讨个好彩头;有的想和自己老伴合照;有的专门穿上刚买的新衣服;有的想拍下自己努力了大半辈子盖的房子……
老人和伴侣合照
老人和自己的房子合影
一位老人捂着嘴,始终不愿意放下来,只是一直羞涩地微笑。
原来老人没了门牙,不好意思拍照。
比起年轻人,老人们不太适应照相机,很少独自拍照。五花八门的修图软件、千奇百怪的拍照姿势、取巧显瘦的拍照角度,在他们面前一概失效。在镜头前,他们最多只会淡淡地微笑。
一件朴素的碎花衬衫,就是老人最好的衣裳。“平日里舍不得穿,又怕别人说太花了。”老人笑着说道。“今天拍照片,穿这件合适。”为了留下老人最美的模样,团队成员李佳懿拿起梳子,把老人被微风吹乱的白发梳理整齐。
弥补过往遗憾
“照片?莫得照片,老都老了还臭美什么?”
被问到是否有最近的照片,大多数老人表示,以及很多年没有拍照了。在之前的走访中,张雨彤了解到,很多老人上一次拍大头照,还是在结婚的时候,绝大多数老人都没有单人照片,甚至连身后的遗像,都是儿女从多年前的家庭合照中扣出来的。
给老人们拍照,这件事是必须要做的,张雨彤想。
除了想留存一张自己的照片,很多老人前来拍照,是为了给远方的儿女带去一份安心。
一位70岁老人,他的儿子在外地打工,平日里,父子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通电话。“问我身体好点没有,问我有没有按时吃药……我也不能经常打电话,会影响他工作。”老人想把自己的照片寄给儿子,“他看着我的精气神,就晓得我过得很好,让他不要挂念我。”
老人们与团队成员挥手告别
照片洗出来后,团队成员们来到老人家中,将照片递到她们手中。大部分照片已经被主人领回家,有些老人没有手机,有些老人去了外地,剩下的这些照片需要依次送到村上,由村里的人一一认领。
团队成员将照片送给老人
已经装裱好的照片被整齐地放在桌子上
灯光一闪,快门一按,便留下了乡村老人的一年又一年。(通讯员 黄芷若)